2019年3月27日星期三

偶逢心仪的那叶佳画


年幼时候父母带着妹妹和我到在新加坡参观天才画家王亚妮的画展,我对三岁大的娃娃的巧思灵锐惊奇极了。到了长大在图书馆的藏书《A Young Painter: The Life and Paintings of Wang-Yani》,读到王爸爸当初为了引动孩子的注意力,竟然是在后院饲养了一只猴儿,我开始体会一个人一生“终身学习”的成就和那些用心的栽培不无关系。

叶逢仪老师对天下万物观察之入微,对庭园花木理解之深入,除了非常“痴心的恋恋怀旧情意”,说上来也多赖了叶妈妈多年的教诲。叶老师在散文集《深情记事》的序文中透露了那一切的因缘,正是母亲常对他说“观察力对一个人成功与否,非常重要”。

尤其是紫荆连接的旧式大家庭里,善于察颜观色,可不仅仅是生活里的情趣,而是生存的硬道理。身处其中,如何看出红男绿女之间的恩恩怨怨,和辨认古玩世界的真真假假一样事关重大。

看山看水看树看花看草,每一种角度都有一套深奥的哲学,每一件设计皆沾上艺术的味道,每一款不同色彩全藏住处世的智慧。长年累月的锻练,下笔作画,叶逢仪老师不论难遇心爱的喜新不论偶逢心仪的恋旧,总能突出本家独特的铨释:

同期的麻雀和不同期的樱花能不能相互爱恋?情人节的情人需不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?寄情水墨间应该借用花鸟、木头或是布老虎比较能够表现地道的中国艺术?

这些经典的问题完全没有刻板的标准答案。虽然叶健一已经懂得,叶老师仍然平静地传授开拓一叶佳画的独门功夫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