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时的岁月校长,当校长的,都是身藏绝技的一代文人:怀抱一生的理想,先教育之忧而忧;个人的安身,往往都置之度外了。玉射前辈吴仲达先生的文章,所说培英小学校长刘时清,也是这样“一位非常严肃献身教育事业的好校长”。
吴先生说:校长是典型的国民党人,每天都穿着中山装,要学生唱的是国民党版本的中国国歌。每周周会,刘校长会默念〈国父遗嘱〉,学生也要跟着诵背这个遗嘱。
殊为可惜的是,弃世之日,校长所著《大学做人方法论》定稿,尽管已在1947年1月12日得到《中国报》首任总编辑陈宗岳先生作序,终究不能印行;而要等到69年后的2016年,才能看到初版的原貌。
工工整整的钢笔字,端端正正的笔法,博引旁证《四书》的章节,鉅细靡遗,连篇累牘地陈述儒家之学说,校长的大学问都由此看出。传至今时,甭说洋洋洒洒之专著,一篇浅显通顺的文章,不少校长甚至都下不了笔。见贤思齐,着实应该脸红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